近微星主板開始整活兒了,向著DIY市場上地開了一炮。這一炮的目標就是讓原本不支持超頻的B660主板也能支持CPU頻率調節,讓原本就屬于甜點級的CPU性能再上一個臺階。
今天的女主角是一顆intel Core i5-12400處理器。這款處理器具備6個性能核心,支持超線程技術,內核數為6核12線程。I5-12400的基礎頻率為2.5GHz,單核高睿頻4.4GHz,基礎功耗65W,大睿頻功耗117W。
今天的男主角是微星MAG B660M MORTAR MAX WIFI DDR4迫擊炮主板,在原有B660芯片組主板的基礎上針對超頻做了特殊的優化。
上面的表格是我整理的這款主板的主要參數,在介紹主板之前可以先大致有個客觀地了解。
MAG B660M MORTAR MAX WIFI DDR4迫擊炮主板設計有四條DDR4內存,在DDR5內存還沒有普及以前DDR4內存還是裝機的,花同樣的錢能買到更大容量的DDR4內存。這款主板的內存插槽采用了單邊卡扣的設計,大支持內存容量為128GB,高支持雙通道DDR4-4800MHz。
主板上有兩條PCI-E×16插槽和一條PCI-E×1插槽??拷麮PU插座的一條PCI-E插槽采用了金屬裝甲防護,支持PCI-E 5.0×16規格,由處理器提供帶寬支持。另外兩條PCI-E插槽運行在PCI-E 3.0規格上,所以在插顯卡的時候建議插在靠近CPU的PCI-E插槽上,保證更快的數據傳輸速度。
這款主板提供了2個M.2接口,都支持高2280規格的NVMe固態硬盤。這兩個M.2接口均支持PCI-E 4.0×4規格,理論上可以喂飽那些讀寫速度在8000MB/s以內的固態硬盤。
高性能的固態硬盤在工作時溫度飆到50℃以上是常有的事,為了增強固態硬盤的散熱,這款主板自帶了非常厚實的冰霜鎧甲散熱片,同時每片散熱片都標配了導熱硅膠貼。
市面上很多B660芯片組的主板只有4個SATA接口,對于硬盤比較多的用戶這些接口可能就不太夠用了。微星的這款主板大方地給出了6個SATA接口,比起市面上的同類主板多出了50%的數量,你可以用不到,但是我不能不給。
在USB接口方面主板上也提供了數個擴展接口,可以支持機箱面板接口和更多的外設裝備。
一體化的背板對于裝機是非常人性化的,再也不怕裝機的時候忘了裝背板返工了。這款主板的I/O接口類型和數量是非常豐富的,關于接口的種類和數量可以返回到開篇參數表格的位置再熟悉一遍。
這款主板在無線網絡方面做了加強,支持WiFi6E和藍牙5.2,可以支持更快更穩定的無線傳輸。
拆掉主板上供電元件位置的散熱片后可以看到這款主板還是非常舍得用料的。CPU供電采用了12+1+1相,每相高支持60A的電流,這樣的供電不僅可以喂飽i7-12700K這樣的中端CPU,估計連i9級別的CPU也是能很輕松地跑一跑。
給CPU供電的是兩個8pin的電源接口,建議在裝機的時候把它們都插滿,這樣可以降低電源線的負載,減少線纜發熱。
MAG B660M MORTAR MAX WIFI DDR4迫擊炮主板的一大特點就是支持非K處理器的超頻,這在以前的B660主板上是不可能實現的。為了讓主板實現CPU的超頻功能,這款主板專門使用了一顆瑞薩的RC26008時鐘發生器芯片。
在了解了微星MAG B660M MORTAR MAX WIFI DDR4迫擊炮主板的一些特性后,我們就來看看使用這款主板能把i5-12400 CPU超頻到什么程度。
在默認的BIOS參數下i5-12400基準頻率僅為2.5GHz,即使是自動睿頻也只能實現高單核4.4GHz的頻率,多核睿頻頻率只能鎖定在4GHz。
在沒有超頻之前i5-12400的CPU-Z單線程成績約為700,多線程成績約為4993,CINEBENCH R20的單核得分為586,多核得分為4758,CINEBENCH R23的單核得分為1692,多核得分為1683.
在沒有超頻的狀態下i5-12400的溫度算是比較涼爽的,使用AIDA64單烤FPU,高溫度一直穩定在約59℃,CPU頻率使用保持4GHz。
i5-12400這種非K的CPU要想在B660主板上超頻,用拉升倍頻的方式是行不通的。的方法就是鎖定倍頻以后提升外頻的頻率。我在BIOS中把i5-12400的倍頻鎖定在40,外頻從100提高到125。按照外頻×倍頻=主頻的公式可以得出125×40=5000MHz的超頻結果。
重啟主機后i5-12400的頻率已經定格在了5.00GHz,超頻初步達成。下面就來看看超頻以后CPU的性能有多大的提升。
超頻到5GHz以后,i5-12400無論是在CPU-Z還是CINEBENCH的測試中,成績都有非常明顯的提升。
超頻到5GHz的i5-12400的單核性能已經非常接近i7-12700K,同時無論是單核性能還是多核性能都遠遠超過了上一代的i9-11900K。這屬實算是拳怕少壯,亂拳打死老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