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銳龍9 5950X、酷睿i9-12900K這類處理器規格龐大,性能,但就像不是人人都開得起奔馳、寶馬一樣,大部分用戶買不起售價昂貴的處理器。更多人會選擇價格更低的產品,特別是對于那些預算非常有限,想在8000元左右組建高性能獨顯電腦,暢玩各類游戲的玩家而言,就更需要在千元級處理器中找到其中的“性價比”。而在目前的高性價比千元級處理器中,主要以AMD的銳龍5 5500,英特爾的酷睿i5-11400F為代表,那么誰才是更好的選擇呢?
規格相當,但工藝、功耗大不同!
AMD方面,與其說銳龍5 5500是一款千元級處理器,倒不如說它是一款千元內的高性價比產品。該產品在上市之初的售價在1099元左右,的確算是一款千元級處理器,但隨著AMD后期的幾次調價,調到800左右,買起來非常輕松。
而從其技術規格來看,能在這個價格買到銳龍5 5500顯然是非常超值的。畢竟這款產品采用了與銳龍9 5950X一樣的TSMC 7nm FinFET生產工藝,Zen 3處理器架構。相對Zen 2架構,Zen 3架構進行了重大改進,通過改進緩存數據預取、執行引擎、微操作緩存,采用更的分支預測、新的前端架構,提升整數運算單元的數據載入和存儲帶寬,為Zen 3處理器的IPC(每時鐘周期指令數)性能帶來了標稱19%的性能提升。
Zen 3架構采用了多項改進,使得銳龍5 5500這種低價處理器也能擁有不錯的性能。
當然作為主流產品,銳龍5 5500的核心、線程數量有所減少,采用與其他銳龍5處理器相同的6核心、12線程設計,同時它的三級緩存容量也削減到16MB,其基準時鐘頻率為3.6GHz,高加速頻率可達4.2GHz,而在達成高頻率的同時,得益于的生產工藝,銳龍5 5500的官標TDP熱設計功耗仍只有65W。
銳龍5 5500采用6核心、12線程設計,目前的售價在800元左右,性價比非常高。
盡管是定位較低的處理器,銳龍5 5500也擁有其他AMD處理器所具備的兩大特性:支持高頻內存,支持處理器超頻。用戶可以搭配DDR4 3200或更高頻率的內存讓處理器性能得到充分發揮,可以通過提升處理器頻率讓處理器具備更強的性能。一般而言,在散熱設備較好的情況下,銳龍5 5500可以超頻到4.4GHz~4.5GHz。事實是否如此呢,我們將在后面的測試中進行驗證。
與銳龍5 5500對位的酷睿i5-11400F則屬于英特爾第11代酷睿處理器,也采用了6核心、12線程設計,內部換用全新的Cypress Cove處理器架構。Cypress Cove繼承了Sunny Cove的所有優勢,包括支持AVX-512指令集這樣重要的技術特性,整體相對第十代酷睿處理器帶來了大約19%的IPC提升。由于處理器型號后綴帶F,所以這也就意味著該產品沒有集成核芯顯卡,用戶必須搭配獨立顯卡才能正常使用。
在英特爾處理器中,酷睿i5-11400F算是一款售價較低的6核心、12線程處理器。
工作頻率上,這款處理器的高睿頻頻率可以達到4.4GHz,不過由于該產品仍采用英特爾較老的14nm+++工藝打造,因此盡管其在基準時鐘頻率工作下的官標TDP也為65W,但在以睿頻工作的PL2狀態下,其處理器PL2功耗標稱值則高達154W,處理器功耗偏高。
其他方面,酷睿i5-11400F擁有12MB三級緩存,雖然也可支持DDR4 3200或更高頻率的內存,但它不支持處理器超頻,因此其處理器性能沒有繼續提升的空間。目前酷睿i5-11400F的售價也有小幅降價,不過其售價仍在千元以上,日常零售價在1049元左右。(價格為參考價)
我們如何測試
接下來我們特別搭建基于AMD B550主板的銳龍5 5500平臺與基于英特爾B560主板的酷睿i5-11400F平臺進行了從處理器基準性能、應用性能與游戲性能的對比測試。內存方面,我們發現兩款處理器都可以支持比DDR4 3200更高的DDR4 3600內存,因此在測試中我們采用了頻率、規格更高的DDR4 3600 16GB雙通道套裝。
顯卡方面,考慮到主流玩家不會有太多的預算,所以在評測中我們使用了定位中端的AMD Radeon RX 6700XT顯卡。而由于銳龍5 5500擁有處理器超頻能力,因此除了在默認頻率下測試外,我們還對它的處理器超頻能力進行了測試,并測試了其在超頻狀態下的性能表現。
測試平臺
主板:AMD B550主板、英特爾B560主板
處理器:銳龍5 5500、酷睿i5-11400F
內存:DDR4 3600 8GB×2
硬盤:WD Blue SN570 1TB
顯卡:Radeon RX 6700XT
電源:AORUS P850GM
穩定超頻到4.5GHz!
AMD銳龍5 5500超頻能力測試
首先我們測試了AMD銳龍5 5500處理器的超頻能力,而從測試來看,對這款處理器的超頻非常簡單,只需要將處理器的倍頻設置改為45x,處理器核心電壓設置在1.4V左右(因為主板處理器供電在滿載狀態下存在掉壓現象,其實際烤機滿載電壓在1.34~1.35V),就能輕松將處理器工作頻率超頻到4.5GHz。
只要搭配性能的風冷或水冷散熱器,我們就可以將銳龍5 5500處理器穩定超頻到4.5GHz并通過時長半小時的AIDA64 FPU烤機測試。
如果再搭配性能的風冷或水冷散熱器,那么超頻到4.5GHz的銳龍5 5500甚至能通過負載、時長半小時的AIDA64 FPU烤機測試,在測試過程中也不會出現不穩定或掉頻現象,意味著4.5GHz對銳龍5 5500來說的確是一個可用頻率。
無論是默認頻率還是超頻
銳龍5 5500壓制酷睿i5-11400F
終從測試成績來看,銳龍5 5500不論是在默認頻率下還是超頻到4.5GHz后,相對酷睿i5-11400F都有明顯的優勢。首先從處理器基準性能測試來看,在默認頻率下,銳龍5 5500在CPU-Z、CINEBENCH R23與PeformanceTest的整體性能、多線程性能上占據優勢,而酷睿i5-11400F則在處理器單線程性能上略勝一籌。不過如果當銳龍5 5500超頻到4.5GHz,它的處理器單線程與多線程性能上均能明顯酷睿i5-11400F。
在文件壓縮與解壓縮、圖片編輯、視頻轉碼與圖形渲染等實際應用中,默認頻率下的銳龍5 5500就贏下了大部分測試,不論是PhotoShop 15項圖片編輯還是HandBrake 4K H.264視頻轉1080p H.265視頻,其耗時都比酷睿i5-11400F少??犷5-11400F挽回顏面的是在Blender寶馬汽車模型渲染中,耗時與默認頻率下的銳龍5 5500相當。不過一旦銳龍5 5500超頻到4.5GHz,酷睿i5-11400F就又被遠遠甩在身后,4.5GHz下的銳龍5 5500在Blender寶馬汽車模型渲染中的耗時比酷睿i5-11400F少了14秒,在圖片編輯、視頻轉碼與Corona 1.3渲染測試中的優勢進一步提升,在辦公應用中具有更高的生產效率。
游戲中,雖然從處理器基準測試來看,酷睿i5-11400F在單線程性能上略有優勢,但在實際游戲運行中,游戲顯然也非?!跋矚g”AMD的Zen 3架構。默認頻率測試下,銳龍5 5500在8款熱門游戲中贏下了5款,而且在部分游戲中的優勢都非常大,如在《CS:GO》里銳龍5 5500相對酷睿i5-11400F的平均幀率了多達86.65fps,在《德軍總部:新血脈》的平均幀率16%,在《F1 2022》中14.2%。而當銳龍5 5500超頻到4.5GHz后,它則在所有游戲中都戰勝了酷睿i5-11400F,形成了壓制。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銳龍5 5500在默認頻率與超頻頻率下的性能表現都很不錯,但借助的TSMC 7nm FinFET生產工藝,它的功耗并不高,在AIDA64 FPU烤機測試下的處理器封裝功耗也分別只有75.9W、86.05W。
反觀酷睿i5-11400F由于只使用了落后的14nm+++工藝,因此其在默認頻率下進行AIDA64 FPU烤機測試的處理器封裝功耗高達161.72W,顯然銳龍5 5500的能耗比表現也要比酷睿i5-11400F好得多。
銳龍5 5500就是主流獨顯電腦的更好選擇
通過以上測試,顯然由于銳龍5 5500無論是在默認頻率下的性能還是超頻能力、售價與能耗比上都占據顯著優勢,因此對于近期準備組建一臺8000元左右的高性價比主流獨顯電腦用戶而言,銳龍5 5500就是較酷睿i5-11400F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