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評測的映眾RTX 3070冰龍超級版,RTX 3070雖然是一款定位中端偏高的顯卡,但映眾在它上面也安裝上了新的iCHILL X4散熱器,馬上來看它的表現如何。
顯卡開箱:2.5槽四風扇
映眾GeForce RTX 3070冰龍超級版
顯卡外觀為銀灰色裝甲+黑色主配色裝甲的混搭設計,正面三枚92mm鐮刀風扇,比較好奇的是兩側的風扇中間沒有映眾貼紙,能直接看到里面線圈了。
四風扇的小風扇也設置在了最熟悉的顯卡頂部,這個位置能給顯卡鰭片提供額外的進風,加快散熱效率。
顯卡比較大塊,從這個角度看已經有2.5槽厚了。
側面可見R22電感與鋁制電解電容。
顯卡頂部有一個用內六角螺絲固定的印有GEFORCE RTX LOGO的小部件,隨顯卡也附贈了六角扳手一個。
顯卡頭部也印有iCHILL字樣。
供電接口部分為雙8Pin設計,按照協議來說總共可提供最多375W的供電能力。
顯示輸出接口為3*DP 1.4a+1*HDMI 2.1設計,與公版一樣。
頂部上方有預留的兩個RGB燈同步接口,分別是5V ARGB與12V RGB,兼容性很強,顯卡包裝里也配有同步線,只要主板支持RGB燈效同步,映眾RTX 3070冰龍超級版的燈效就能與之同步。
背板為黑色主色調,配有鏤空與富有科技感的圖案,圖上右側大面積鏤空是給氣流穿透而設的。
核心背部電容為4顆聚合物電容,與公版一樣。
顯卡拆解
顯卡為10相核心供電(左)+2相顯存供電(右),紅標鋁制電容均為富士通出品,也是映眾的老朋友了。部分為FP5K,即耐久度達5000小時。顯存為8顆三星的K4Z80325BC-HC14顯存,總共組成8GB容量,256bit位寬。
顯卡核心有6根熱管散熱,為直觸式,這6根熱管的面積剛剛好覆蓋完GA104核心,顯存與MOSFET都有導熱貼覆蓋。
測試平臺
測試平臺,對比首測平臺只更新了系統為Windows 10 20H2,其它不變。
我們截取了GPU-Z的顯卡參數與BIOS參數,顯卡依然是映眾傳統,公版PCB。顯卡的BOOST頻率為1785MHz,比公版1725MHz高出60MHz。功耗墻上限也開放到260W,這張卡的性能釋放應該會比較強。
理論性能實測
先上3DMark理論測試。這次對比的顯卡選擇了公版RTX 3070與RTX 2080 Ti。
3DMark理論測試小結:映眾RTX 3070冰龍超級版的性能要比公版RTX 3070強一點,而在不少項目中如TSE、TS、FSU與FSE,映眾RTX 3070冰龍超級版的跑分也要比RTX 2080 Ti強。
傳統游戲性能測試
由于RTX 3070支持光線追蹤,新游與老游,支持光線追蹤與不支持的我們會分開進行測試。
傳統游戲實測小結:傳統游戲實測中,映眾RTX 3070冰龍超級版比公版RTX 3070各項都要強一點,在部分游戲中也擊敗了RTX 2080 Ti,對比公版頻率超高了60MHz還是有實際性能提升的。
光線追蹤、DLSS游戲測試
支持光線追蹤的游戲隨著老黃的大力推進而不斷增加,在今天我們可以測試的游戲也更多了。因為部分游戲不能在1080P下開啟光線追蹤與DLSS,所以測試的分辨率也提升至2K。
光線追蹤、DLSS游戲實測小結:在2K分辨率下,三款顯卡都能達到60fps以上的幀數,其中除了古墓麗影與我的世界, 其它4款游戲RTX 3070都能與RTX 2080 Ti打平手,甚至是贏后者一頭。
功耗、噪音、溫度
四風扇回歸的冰龍散熱,在這張RTX 3070上的表現會如何呢?
頻率穩定度
我們通過Fire Strike Ultra的壓力測試來記錄顯卡的高負載運行情況。顯卡壓力測試成績為97.7%,中規中矩,這也代表著顯卡運行時的頻率波動會比較大,我們切換到GPU-Z數據記錄看看頻率情況。
通過圖像可以發現頻率跳動的情況比較頻繁,而且經常出現峰值,最高頻率2010MHz,平均1911.6MHz。
映眾RTX 3070冰龍超級版的頻率穩定度比公版低一點,但還算在合格之上的成績。
峰值功耗
功耗方面通過PCAT套件記錄峰值功耗,波動與之前頻率一樣比較大,峰值達292.37W,平均247.74W。
對比一看,映眾RTX 3070冰龍超級版的功耗釋放是比較猛的,已經直逼RTX 2080 Ti了。而實際上因為PCAT的記錄頻率還不夠高,所以實際的峰值功耗還會比這個值高,所以這里建議使用這塊顯卡最好搭配650W以上的電源使用。
滿載溫度
滿載溫度方面,峰值71℃,顯卡升溫速度比較快,但也很快達到穩定溫度,60s升溫至最高溫71℃,全程平均溫度69.6℃。
對比兩款參測公版顯卡,映眾RTX 3070冰龍超級版的溫度是最低的。
滿載噪音
噪音方面就會比較吵了,把噪音儀放在顯卡5cm遠的地方記錄,54.9dB,個人對噪音的感知已經比較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