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OLED顯示器發展迅速,相較于傳統LCD屏幕OLED天然的就有響應速度快、刷新快等優勢,無論是電競領域,還是日常觀影電影,亦或是修圖剪輯當生產力,都能輕車熟路的完美駕馭。
今天,我為大家帶來這款號稱“零感同步加速低延遲技術”的飛利浦EVNIA 34M2C8600電競顯示器體驗分享。
開箱曬物
飛利浦EVNIA 34M2C8600顯示器的設計非常簡約時尚,金屬三角結構底座對于一款34英寸的屏幕來說相當纖細,不會過分擠占桌面空間并且中間留有理線孔,方便理線收納。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顯示器是完全支持免工具安裝的,特別方便。顯示器背面有很多挖孔初看可能會覺得奇怪,但其實這個內置了RGB燈珠,畢竟大家都知道“RGB可以提升戰斗力”吧。
支架頂部還有一個折疊式耳機支架,也算是創意空間利用了。
顯示器右下是各類接口,包括1個DP 1.4接口、2個HDMI 2.0接口、1個全功能TYPE-C接口、1個USB上行接口、4個USB接口(兩個在邊框底部)以及音頻接口。其中這個TYPE-C不僅能夠傳輸數據(同時輸入/輸出),還可以反向90W充電,外接輕薄辦公筆記本使用時候可以邊充電邊使用方便多了。
附件線材方面提供了的也比較充足,TYPE-C線、DC電源線、HDMI 2.0和DP 1.4以及上行USB-B線應有盡有,并且全都是和顯示器一樣白色的,這點必須好評。
背面還采用了時下最流行的多功能搖桿電源按鍵,除了開機還可以通過上下左右搖桿調節OSD設置,非常方便。
使用體驗
飛利浦EVNIA 34M2C8600顯示器使用的屏幕為34英寸的QD-OLED顯示器面板,擁有3440*1440準4K分辨率,最高175Hz刷新率,1800R曲率,支持原生10-bit色深,并通過通VESA Display HDR True Black 400認證。
由于OLED面板自發光的特性,在顯示黑色的時直接就是不發光,因此對比度特別強烈,這點幾乎是碾壓任何LCD屏,在看電影尤其是HDR時的效果會對IPS屏幕顯著更好。
色域覆蓋上,實測顯示器的sRGB色域的覆蓋達到了146%。標稱AdobeRGB色域的覆蓋度為97.8%,P3色域的覆蓋度為99.3%,色準偏離度DeltaE小于2。從色彩方面來看,這款顯示已經屬于頂級水準,無論是日常使用還是作為專業圖形辦公使用都沒問題。
刷新率方面顯示器支持最高175Hz刷新率,不過必須使用DP接口才能滿血輸出,加上0.03ms GTG極低的延遲表現,在飛碟測試這個環節表現非常流暢自如,沒有任何拖影。
OSD菜單方面,提供的菜單選項非常多,比如前文提到的顯示器背光燈調節,出了常見的呼吸燈、跑馬燈,還可以根據音頻同步,在家就是KTV!
常規的亮度、色溫等參數,可以自定義調節或者載入預設,包括針對電競游戲提高陰影亮度的FPS模式、提高對比度的電影模式等。屏幕默認是P3色域模式,我們還可以選擇sRGB色彩模式的開關,圖形設計工作者可根據需要自行切換。此外顯示器本身自帶揚聲器,雖然是一對5W的小音響,但依舊支持支持DTS音效,日常使用足夠。
游戲模式中還支持開啟Adaptivesync自適用同步功能,可以有效防止畫面撕裂;此外顯示器也支持內置準星功能,CS2玩家玩AWM不開鏡擊殺利器。
只要是OLED屏幕大家最關心的還是燒屏問題,對此飛利浦也提供了可靠的保護模式。支持自動像素移動,通過定時移動像素發光點,防止長時間靜止的畫面燒屏,此外如果屏幕長時間不變化就會自動降低亮度,或者在白色屏幕過多的時候降低亮度,延長屏幕壽命。
為了更好的保證屏幕壽命,顯示器每隔4或者16個小時就會進行一次像素刷新保護屏幕,過程大概需要十幾分鐘左右。只要不是24小時都開著機,顯示器就會在我們待機時間自動完成保護,還是很方便的設計。
這塊34英寸QD-OLED屏幕的發熱還是比較明顯的,因此機身內置了散熱風扇。我們可以在OSD菜單里手動調節風扇轉速,我一般都是自動,風扇散熱對改善屏幕壽命本身也是比較有用的做法。
顯示器通過了DisplayHDRTrue Black 400認證,開啟HDR后,峰值亮度能達到1000尼特,算是同價位最強的亮度了。超高的峰值亮度,觀看明暗不同的畫面時能將暗部的細節變得清晰,例如網飛熱劇《三體》電視劇中的這段明暗對比就特別強烈,沉浸感十足。
作為一個21:9的帶魚屏,飛利浦EVNIA 34M2C8600顯示器在看電影尤其是動作片的效果是非常不錯的,1800R的曲面配合DTS音效和環景光燈效,能帶來不錯的沉浸式觀影體驗。
低延遲、高刷新、高色域三重BUFF加持下,顯示器的游戲體驗必然是非常不錯的。在DOTA2后期團戰中再復雜的畫面邊緣表現也非常清晰,技能釋放絲毫不拖泥帶水,視野陰影多度也很自然清晰,不存在一團黑啥也看不清的情況。
在FPS模式下,在CS2中的陰影會得到強化,避免伏地魔的出現,瞄準也更準確,相信PUBG、APEX的玩家都會非常喜歡這個功能。
最后要說一下是這“零感低延遲技術”,顯示器內置了一顆特殊的IC芯片,降低了GPU與顯示器之間的延遲,提高帶寬,因此鍵盤鼠標發生操作后畫面達到顯示器的速度更快,也就是點擊即反饋。根據官方測試,GPU到顯示器的延遲降低了足足4倍。
個人實際操作體驗也是如此,在CS2中基本就是指哪打哪,在鼠標鍵盤與屏幕相應之間可能最慢的就是我的腦子了。即便如此,這種低延遲帶來的操作感即便是我這種低端選手也有不錯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