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種產品都有Ta特別的存在意義,就像電腦,即使手機功能已經愈加拓展開,手機能夠實現電腦相當多的功能,但論其軟件匹配程度及便利性,電腦還是勝出許多~
電腦裝機CPU兩大平臺——intel和AMD,intel市場份額更高,適用度廣;AMD則是性價比天花板~
這次我配置一臺AMD平臺的主機,性能要主流,價格要非主流~妥妥的性價比搞起來!
這次的板U組合為AMD 7600X+映泰B650MP-E PRO,CPU可選范圍并不大,但是主板不一樣。
今天我們來近距離體驗主板的表現,也是闡述一下為什么我要選Ta(以下簡稱映泰B650)。

黑色外盒比較有科技感,中間明顯位置注明B650芯片方案。

M-ATX板型兼顧經濟與尺寸,整體排列及做工還不錯,大廠工藝可見一斑。
這塊主板采用6層PCB板基底、10項供電方案,板子整體非常扎實。
CPU供電處配備的是8PIN接口,使用模組電源的時候一根線就可以搞定,算是間接提供了背部走線的便利。

電子元件工作時會產生大量熱量,發熱量大的元器件一般都需要做散熱處理,映泰B650主板的MOS、芯片組處均配備有大片的金屬散熱片提供降溫保障。
遺憾的是SSD處沒有標配散熱裝甲,需要用戶自備~

映泰B650主板支持AMD7000系CPU,CPU插槽為AM5,這是AMD最新的插槽,與時俱進,體驗最新。
這里多說一句,由于架構原因,AM5的CPU底座并不支持AM4的CPU。

現在各類主板支持的內存條主流為DDR5,但DDR4并未走下歷史舞臺,所以選購主板一定要關注內存條支持的規格~以當下條件論,DDR5內存條的頻率遠比DDR4要高出不是一星半點~
映泰B650支持DDR5內存,而且還支持EXPO超頻,這就進一步拉開與DDR4內存條的差距。

主板配備有兩個M.2接口的固態硬盤插槽,支持PCIe4.0,最高帶寬可達64GB/s,著實是把底層放量的事做得相對完善,所以選用高速固態硬盤安裝在這塊主板上,不必擔心“限速”情況的發生。

每個M.2插槽均配備有快拆旋鈕,再也不用擰那個特別容易丟的小螺絲了……

PCIE4.0×16插槽基本都與獨立顯卡結合,所以預留出這么一條就足夠完成任務。PCIe4.0支持16GT/s比特率,可以兼容前代的產品,承前啟后算是玩明白了,PCIe3.0的設備不用淘汰,必要時候還能用~

映泰B650主板有一個小的隱藏福利——支持前后雙USB-C接口。
主板背面直接提供USB-C接口,前面也是隨USB-A接口臨近處配備有機箱前置USB-C接口,這兩個USB-C接口均為USB3.2 GEN2標準,最高支持10Gbps傳輸。

映泰B650芯片組配備有一塊亮銀色的散熱片;跳線區配置布局比較清爽,主板提示印字也非常清晰,容易讀取。
另外一個M.2插槽的位置在主板角落,如若安裝固態硬盤,硬盤下方沒有明顯的芯片發熱影響固態硬盤性能,是一個不錯的布局方案。
現在好多主板都不再集成蜂鳴器,甚至連外接插針也不配備;這塊主板卻配置有SPKR(蜂鳴器)插針,把選擇權交給了用戶。
只是這里有好幾個位置標明SATA字樣,是主板PCB板的預留,實際SATA接口并沒有這么多。

SATA接口在主板側面布局,提供4個接口,連接SATA硬盤,4塊總夠用了吧?

板載I/O接口相當全面:
視頻接口,配置有HDMI1.4與DP1.2接口;
數據接口,配置2個USB2.0接口、2個USB3.2 Gen2接口(A口C口各1)、4個USB3.2 Gen1接口
網線接口,配備一個2.5G的RJ45接口
音頻接口,經典的3色3.5mm接口,無需多說
值得一提的是那個小黑按鈕。這是智能BIOS更新按鈕,可以通過SMART BIOS USB端口快速更新BIOS。

無線網絡方面,主板支持wifi6模塊接口,并標配有相應套件,用戶自行購入一枚無線網卡,動手完成裝配,就能暢游無線海洋~

音頻芯片采用REALTEK瑞昱ALC897,這是目前B650與B760使用最為廣泛的音頻芯片,支持7.1聲道,性能非常穩定。
“小螃蟹”加成,自是門檻高度的保障。

這次搭配AMD最新一代7000系列處理器7600X,算是性價比蠻高的一款了!
安裝前展示一二~

這次我打造一個海景房的既視感,機箱通透一些,布局燈光自然更為在意。
這次并未配置有獨顯,顯卡價格目前還沒有降到其應該有的價格區間。那么就用CPU自帶的集顯,一般的剪輯視頻也是夠用。如果是比較復雜專業的視頻編輯,那還是要上獨立顯卡才行。
我準備2條金百達銀爵DDR5 6000(8GB)內存,打造雙通道運行。

普通用戶誰手里常備硬件診斷卡?
一塊主板若提及便利程度,我認為硬件診斷燈是最
DRAM、CPU、VGA、BOOT四個提示燈,開機環節,哪個紅燈常亮都不是好事~所以如果不能正常開機,也能快速確定哪里的問題。

CPU-Z查看基礎硬件信息,驗證主板支持PCIe4.0通道,當前的BIOS是2023年7月31日版本。
內存方面,金百達銀爵內存條顆粒為海力士出品,并支持EXPO及XMP超頻擴展;時序表以及相應的電壓是后續超頻的重要參考數據。

首先更新BIOS。
三步走:
1、官網下載所需版本BIOS;
2、U盤插入主板;
3、亮機后按F12進入BIOS更新頁面。
我選擇了最新版本的BIOS,文件保存至U盤,開機需要先進入到BIOS頁面點F3恢復默認值,以免之前的某些設置導致BIOS升級不順。
升級BIOS輕車熟路,幾分鐘更新完畢,很快捷。
如果是刷BIOS過程中出現斷電、其他設備故障等特殊事件,則需要通過SMART BIOS USB端口進行硬更新。

更新后,BIOS為2023年8月31日最新版本,開機后內存會以4800MHz主板默認頻率運行,稍后我們會進行頻率調整。

默頻4800MHz下,AIDA64跑一下內存與緩存測試,讀取51620MB/s、寫入52892MB/s、拷貝50406MB/s、延遲93.8ns,這個成績在DDR5內存中不算優秀。

當買了6000MHz頻率的內存以4800MHz頻率運行時,真的是對產品的浪費。
所以需要先恢復6000MHz的基準頻率。這個設置相當簡單,只需要把內存控制器頻率模式調整至EXPO1 6000后,F10保存即可。

ok,內存頻率輕松到6000MHz。

繼續請出AIDA64跑分,讀取58185MB/s、寫入66145MB/s、拷貝57688MB/s、延遲75.7ns,各項數據比4800Mhz頻率提升非常明顯。

主板是主機唯一連通所有硬件的設備,沒有之一。其他配件的性能可否達到標稱要求、表現甚至超過配置標準,則需要主板能夠提供相應的溫床。
超頻就需要稍微做一些調整,應用到映泰主板特色的“內存訓練時間”選項,我比較追求穩定,調整至中等;DIMM VDD電壓調整至1.35V,符合CPU-Z查詢到的建議電壓。

ok,6400Mhz下再次穩定點亮,既證明了主板的內存超頻能力,同時也證明了海力士顆粒的內存條在超頻工作中的可提升性能。

映泰B650支持神光同步,主板燈光插針配備有3針的5V ARGB接口2個、4針的12V RGB接口1個,用戶可以隨意玩燈。需要注意的是,選購帶燈配件,需要看清楚支持5V還是12V。


板載LED和LED ROCK ZONE都可以進行隨心炫彩燈控,每種燈光都是一種心情。通過VIVID LED DJ應用軟件,可以選擇喜歡的燈光顏色和展示模式。

?
一臺機器的穩定運行,可以說甚至每個螺絲釘都不可或缺,而在電腦這個設備中,主板的承上啟下、渠道聯通能力,是各個硬件性能發揮的極大溫床。
這次裝機用的映泰B650MP-E PRO主板,可以說是重要的性價比之選之一。